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火星内部更像“八宝粽”而非“千层酥”

 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9/11 9:55:20 字体大小:

如果把地球和火星比作点心,教科书常画得像“千层酥”——层层分明,规规矩矩。但火星并不遵循这套整齐划一的模板。最新研究显示,它的内部更像“八宝粽”,馅料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粗粝而杂乱。

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探测器传回的地震数据,发现火星的地幔并不均匀,而是埋藏着许多早期残留的碎块,有的大到4公里宽。这些“硬疙瘩”般的碎块,就像星球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旧伤痕,被火星保存至今。

它形成的秘密要追溯到45亿年前。火星和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年轻太阳的尘埃和岩石逐渐聚合而成的。在它成形不久,就遭遇过多次天体级的猛烈撞击,能量之大足以将年轻的火星大面积熔化,形成滚烫的“岩浆海”。随着时间推移,岩浆逐渐冷却、结晶,留下成分各异的大块物质。就像把不同材料混进面团,这些碎块后来被“揉”进火星的地幔,却没有完全搅匀。

地球的内部之所以没有保留类似痕迹,是因为板块构造不断搅动和循环,旧的地壳被“回收”,新的物质不断生成。但火星在早期就像一个“八宝粽”,外皮很快硬化,把里面粗粝不匀的“馅料”牢牢裹住,从此保存下来,仿佛一个巨大的地质时间胶囊。

这些证据来自“洞察号”探测器极为灵敏的地震仪,它捕捉到上千次火星震动,其中有八次尤为清晰,甚至包括两次由陨石撞击触发的“天然实验”。信号还显示,这些碎块有大有小,就像玻璃杯掉在地砖上,会碎成几片大块和无数小渣渣。这正是因为灾难性碰撞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行星本身的强度。

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人们对火星的认识,也为理解其他岩质行星,如金星、水星的演化提供了线索。它们的内部是否也同样保存着混乱的远古碎片?答案或许藏在未来的探测任务中。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