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研究所所长遭撤稿,牵出学术造假“窝案”
近日,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领域出现一场造假风波,涉及的核心人物是美国科学院院士Laurie Glimcher。
事件起因是4月19日,《科学》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发表的论文,Glimcher正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科学》给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从2021年2月开始的内部调查和分析,文章中有许多关键图片存在问题,这些数据已无法支持研究结论。
然而,“拔出萝卜带出泥”,没想到这次撤稿事件竟然牵扯出了更多的学术造假情况,多名学术“大牛”的学术不端行为浮出水面。
论文一作拒绝撤稿
第一位要介绍的涉事者是上述被撤回论文的第一作者——“明星神经科学家”Claudio Hetz。
在18年前这篇文章发表时,Hetz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而该校免疫学和医学教授Glimcher正是Hetz的导师。Hetz当时所做的研究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组织稳态和胚胎发育的重要机制之一,受多种信号分子调控。促凋亡Bcl-2家族成员BAX和BAK蛋白在细胞凋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Hetz的这项研究揭示了BAX和BAK通过与内质网应激感应蛋白IRE1α相互作用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的机制。当年论文的发表引发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和蛋白质稳态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
论文发表第二年,Hetz入职智利大学,继续研究蛋白质,自此事业风生水起,成为国际神经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领军学者之一。
后来,不断有人对论文图片提出质疑。2021年1月13日,Hetz被指控在参与的一些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存在违规行为——篡改照片。
今年1月,学术侦探、分子生物学家Sholto David也在一篇博文中强调了这篇论文的问题。当时Hetz所在大学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了一份谴责性报告,指责Hetz“极其粗心和缺乏严谨性”。而Hetz只是对自己没有使用更高版本的Photoshop处理图像表示遗憾。
Hetz在2021年9月接受的一次采访中,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但表示,这些错误从来都不是故意的,也没有欺诈行为。
这篇论文是Hetz截至目前在《科学》上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因此,Hetz反对论文撤回的决定,因为他“坚持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基于其实验室所做的额外实验”。
同一机构4位著名学者陷入学术不端风波
作为Hetz的导师,Glimcher的学术造诣和地位极高。她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肿瘤治疗机构——美国哈佛大学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FCI)的所长。该研究所诞生过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癌症治疗药物里,出自DFCI的药物占了半壁江山。
谁能想到,如此级别的学术“大牛”也会被撤稿。不仅Glimcher摊上大事,她领导的DFCI也卷入学术造假风波——DFCI有3位高级研究人员被指控涉嫌学术不端,他们分别是DFCI执行副总裁William Hahn、实验医学高级副总裁Irene Ghobrial、哈佛医学院教授Kenneth Anderson。
今年1月,David在博文中指出,这4位“大牛”的多篇论文涉嫌实验数据造假。被投诉的57篇论文,为1999年至2017年发表在《细胞》《科学》等期刊上的论文,覆盖了癌症基础研究领域。这些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修改图像伪造数据,在多幅图像中有重复痕迹,有些甚至直接复制、粘贴。
在过去的几周里,DFCI撤回了6篇论文,并对另外31篇论文进行数据更正,还有16篇论文正在接受调查。调查可能会持续1年之久。这场造假风波不知何时才能落下帷幕。
造假不断对科研贻害无穷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此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Marc Tessier-Lavigne被指控篡改图像和论文数据,在经过8个月的审查后,于去年夏天辞职。
去年12月,哈佛大学前校长Claudine Gay被指控在整个学术生涯中有数十起抄袭行为。她在今年1月宣布辞职,任期仅6个月,成为哈佛大学在职时间最短的校长。
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事件,不仅给学术生态带来了不良影响,导致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度下滑,而且对科研发展贻害无穷。
David曾指出,美国在癌症研究上投入数十亿美元,但相关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学术不端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引用这些撤稿研究内容的其他研究工作都会被误导。此次《科学》撤回的这篇论文是一项非常著名的研究,截至目前,已经被引用超过800次,产生的影响难以估计,可能会对这个领域的研究造成沉重打击。(张晴丹编译)
分享1 |
相关资讯 |
图片资讯 | 更多 |
一周资讯排行 | 更多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