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院士:合成生物学的未来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怎么做到产学研合力?12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张江一场共话人才未来产学研合作的闭门会议获悉,前沿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已经看到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的必然。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
bet36体育投注: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以合成生物为线头,分享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合成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颠覆性创新之路。
邓子新表示,生态文明的发展催生了合成生物学的业态变革,“这个学科就是在测序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基础上,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各种微生物甚至包括人体的微生物进行编辑。它可以在医疗、环境、健康、能源、食品等方方面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邓子新称,目前,业界已经把这门学科提升到了工程学的层面,“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就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起来,对生物体进行重新布线和编程,今后将陆续可以生产更廉价的药物食品和健康产品。”
生物医药产业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一线工人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支部书记刘厚佳分享了2023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趋势。
2022年bet36体育在线: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约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5.8%;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约为8537亿元,同比增长12.1%;2023年预计还会继续增长。当前,上海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从业人员约为28万人,其中有四分之一在张江;硕博士学历的增长较为明显,本科以上为52.7%。
刘厚佳认为,企业用人的需求是有梯度的,“既需要有领军的人,更需要一线的产业工人”。其表示,从未来1-2年的预测来看,创新药产业人才紧缺程度将延续紧缺状态。而2023年上半年企业的中高端职位招聘中,医药研发岗位招聘数量最多。至“十四五”末,生物医药人才需求总量为36.8万人至47.7万人,人才缺口仍较大,特别是高层次研发人才。为此,建议高校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培养。
分享1 |
相关资讯 |
图片资讯 | 更多 |
一周资讯排行 | 更多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