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1+4要点”助力评审更有针对性

 作者:刘如楠 来源:bet36体育在线: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0/26 17:21:33 字体大小:

地球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0 年度评审会现场

2020年,地球科学部在项目受理、评审、资助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精神,结合地球科学特点,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坚持尊重规律、问题导向、客观公正,项目评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在人才类项目评审中,地球科学部提出评审“1+4要点”,1是重点考查申请人的科学素质与能力,2、3、4、5是考查申请人成果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科学意义,评审专家可选择4点中一点或多点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独立原创能力,即是否真正具备较强的独立发现和提出重要科学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未来研究计划中体现在哪些方面;2.方法学创新,即是否建立了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方法或技术,可被用来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3.关键科学证据,即是否为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关键的、可靠的证据;4.理论认知/国家需求,即是否对所在学科的认知体系,或对解决重要国家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作出了实质性贡献;5.学科发展,即研究工作是否可导致领域研究方向、范畴、视野/视角的变革或领域认知体系的显著进步,从而促进学科发展。

“地球科学部五要点的提出很有意义,对评审专家和申请人都有引导作用。评审专家心里有了一个标准,评价更客观、更有针对性,申请人根据这几点,也能更精准地把握项目要求。”bet36体育投注:院士周忠和说。周忠和认为,当前bet36体育在线:的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常言道“不破不立”,很多时候“立”比“破”难,破除陈规的同时,也要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新规。地球科学部提出的五要点令人耳目一新,实际操作中也在积极落实,值得点赞。

在构建“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中,地球科学部以地球化学学科的面上项目作为试点学科和试点项目类型参与了RCC试点。

具体实施过程中,地球科学部专门编写了“RCC试点常见问答”,附于评审通知信后,对RCC进行解释,帮助评审专家理解其内涵。为侧重对评审专家的正向激励,地球科学部强调将“计贡献”作为RCC的核心。试验性地提出量化管理“计贡献”指标的思路,将“对资助决策的贡献”“对申请人的贡献”分别量化为一定分值,并采取不同标准进行测试。

“制定更加细化的规则,并不是为难评审专家,而是希望创造一个严谨求实的评审氛围。这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带头做起来,把规则变成习惯,把习惯变成文化,把文化变成生态,坚持下去,就能够改善当前的学术生态。”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姚玉鹏说。

评审专家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曹剑

今年基金评审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完善评审机制方面的努力。举例来说,评审中去掉了A+评级,明确A评级只能对应资助评价中的优先资助。个人觉得,A+评级的概念较模糊,其标准、比例、与A级的区别都不好把握,不同的专家给分会出现偏差。取消A+评级后,ABCD四级评分非常清晰,保证了评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另外,明确了A评级不可选择“可以资助”,只能“优先资助”,这也是非常好的举措,避免了评审专家由于个人因素影响评审的客观性。

bet36体育在线: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谢树成

“完善评审机制”改革的一大举措是智能辅助指派评审专家,这为科学遴选评审专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撑。个人深切体会到这一“智能”方法产生的出色效果,指派到我这里的绝大部分项目都与本人的研究领域特别契合,属于真正的小同行评审。这种“智能”指派既提高了送审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请托、打招呼等不端行为,是实现评审工作“分类、科学、公正、高效”的关键一步。

依托单位负责人说——

bet36体育投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技与规划处苟国宁

从本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家都很认可此次评审机制的改革措施。

以前科研人员觉得评审专家的监督机制和复审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自然科学基金委实行RCC评审机制后,科研人员可以对评审专家“反打分”,专家的评审行为更加规范、客观,同时增加了反馈渠道,科研人员对评审意见的合理异议有了制度保障。他们也会更加理解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依托单位的基金管理有减压作用。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